9月25日上午,济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,介绍济南市“无废城市”建设推进情况。
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刘作利介绍,近年来,济南市稳步推进全市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工作,在提高固态废料减量化、资源化、无害化水平,提升固态废料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,完善“无废城市”建设保障体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。
为强化建设工作组织保障,济南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、14个有关部门为成员的工作专班,加强对“无废城市”建设的领导和综合协调。先后印发了《济南市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实施方案(2022—2025年)》和2023年、2024年工作方案,明确了建设目标和具体任务。全市15个区县(功能区)政府相继印发整体工作方案和年度工作方案,成立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工作专班或领导小组;市区两级有关部门制定各自负责领域任务方案,济南构建了政府统一领导、部门分工推进、区县属地负责、项目单位狠抓落实的“无废城市”共建格局。
工业领域,济南累计建设国家级绿色工厂26家、绿色工业园区2家、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8家;13个省级以上园区中,11个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创建、循环化改造或绿色工业园区创建工作,普通工业固态废料产生强度和危险废弃物产生强度分别降低6.8个和19个百分点,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提升至70%以上,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率100%,推进解决了一批群众关注的、反映强烈的工业固废问题。
农业领域,先后完成长清区等4个国家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,全市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保持100%;建立废弃农膜县-乡-村三级回收体系,建成7处县域回收中心和31处固定回收站。建筑领域,新建民用建筑100%执行绿色建筑标准;围绕“项目+基地+园区+‘城市群’”发展模式,构建装配式建筑八大产业链,新建建筑中装配式建筑占比持续提升;累计建成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7家,累计建成建筑垃圾直接利用项目352处。
生活领域,建立济南“12345”生活垃圾分类推进模式,不断提高垃圾分类参与率、覆盖率、准确率;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稳定在36%以上,其他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%;在全省率先实现原生生活垃圾“零填埋”;累计建设再生资源回收网点1200个以上。
危险废物领域,以行业专项排查、重点单位隐患排查、年度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等工作为依托,全方位、全过程推进危险废物监管,切实防控危险废物环境风险;开展危险废物拉网起底“百日攻坚”行动、废弃危化品专项排查整治;连续3年开展全域“清废行动”,严厉打击非法倾倒等环境违法行为,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始终居全省前列,有效保障了环境安全。
制度体系方面,建立“1+5+N”的建设推进体系,“1”以完善“无废城市”推进制度为核心,制定“无废细胞”、成效评估、公众宣传相关工作方案;“5”以细化五大领域任务为重点,制定各领域相关规划方案;“N”以保障任务项目实施为目标,制定相关制度、管理办法。技术体系方面,加强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,提升技术支撑能力。
支持建设“山东省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创新中心”“济南市建筑能源与环境保障重点实验室”和“济南市绿色建材与可再生能源研究重点实验室”等科技创新平台,并不断加大固体废物治理项目支持力度。市场体系方面,加大“无废城市”建设相关财政和金融支撑,开展主要农作物回收利用补贴等工作;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,多渠道、多方式、全覆盖进行优惠政策宣传,严格落实各类回收利用主体涉及的增值税、企业所得税、环境保护税等相关税费优惠政策。
监管体系方面,充分发挥各领域现有监管平台作用,提高“无废城市”建设管理能效;依托智慧生态黄河示范项目,搭建“无废城市”建设模块,实现全市工业、农业、生活、建筑等领域固体废弃物产生、利用、贮存、处置数据汇聚整合和分析应用。
在村庄、社区、园区、工厂、景区等领域建设“无废细胞”,是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,是全面系统建设“无废城市”的坚实基础。为推进全市“无废细胞”建设工作,济南在全省率先出台《济南市“无废园区”建设指南(试行)》《济南市“无废细胞”工程建设指南(试行)》,明确了12个领域“无废细胞”的牵头部门、建设步骤、建设内容、评价标准,重点打造工业固废综合利用、生活垃圾分类、厨余垃圾就地及集中处置、危险废物减量利用及规范化管理等多方面“无废化”建设示范,建成市级“无废园区”3家、“无废工厂”38家、“无废机关”23家;组织申报省级“无废细胞”267家。
下一步,济南市将继续以“无废细胞”建设和重点项目为抓手,稳步推进生产、生活各领域“无废化”建设,全方位提升全市固态废料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,以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助力“强新优富美高”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。
管理员
该内容暂无评论